熱愛美食的小姐妹陳琪,來北京看我時,帶了很多非吃不可的資料,有她香港同事的資訊、也有現居香港的老北京提供的資訊。於是上月底,我們兩個展開了一趟,北京美食之旅。但,親身品嚐之後,有的是相見不如不見,也有名聞遐邇但嚐過之後覺得不過爾爾的。

護國寺小吃,在護國寺賓館附近的小吃舖,老北京的小吃幾乎一應俱全,尤其台灣人愛的京兆尹一干宮廷小吃:驢打滾、豌豆黃巴拉巴拉…算做的細緻的。非常可以得到滿足,似乎不必去「仿膳」花冤枉錢。

記得我兩千年來北京出差時,買過那種夜市大塊的豌豆黃,便宜是便宜,但質感也粗。這回來,在超市都能看到這些宮廷小點,也算是方便不少。

也在此處嚐了,老北京才熱愛,我之前認識的北京男孩們非常不推薦的「豆汁兒」,尤其看旅遊書每每提到「豆汁兒」,都以酸臭,尤有甚者以「餿水」來形容之。但小姐妹對食物有特殊的好奇心,於是便點了一碗來嚐,老北京的吃法得搭配「焦圈兒」,一種炸的酥脆類似老油條的圈型點心,再佐以一碟榨菜。我們當然也如法炮製,一口焦圈、一口豆汁再嚼兩根榨菜。我個人對「豆汁兒」的評價是,以美食的觀點,它的確讓人找不太到欣賞的角度,不過,並沒有人說的那麼可怖,那些難聽的形容對它也太不公平了。沒那麼難以下嚥,其實「還好嘛!」這是我們戰戰兢兢做好要吐出來的心理準備才敢喝下一口豆汁之後的感覺。

也在此處買了包「麵茶」,他們送了兩罐醬料,弄得我也是一頭霧水,台灣的麵茶不就沖了吃,沒那麼多講究,然後發現,這麵茶並不是甜的,加了醬料調勻之後,嚐起來竟是鹹的?挺特別的,也蠻好吃的。

令人失望的是北京道地的「炸醬麵」,是香港人的大力推薦,說一定要吃的五顆星。我可以告訴台灣的朋友,難吃、死鹹,一定不會合台灣人的口味的。我還試過了兩家呢!當然是一家不滿意,不死心再試了第二家,結果是一樣的,要吃炸醬麵,還是在台灣的路邊麵攤吃吧!

白水羊頭挺好吃的。難得遇到稱得上「清淡」二字的京味。

好像在許多描寫北京風情或電影的故事、文章中,都曾經提過的人間美味:「王致和豆腐乳」。我們也買了一罐試了,滋味就是豆腐乳,但是打開瓶蓋的那股臭味沖天,真是令人嘆為聞止!或許就是這股味兒吧!讓愛的人是那樣的永至難忘,讓它得以入文入戲。愛臭豆腐的朋友,建議可以一試。

在東北菜的館子裡,點了「玉米貼餅」。它完全就是內地版的pan cake!當它上桌時,我會有股衝動,想請服務員「可不可以給我楓糖漿?」

以前看書,對北京的酸梅湯,會有種神往。九八年夏天去蘇州時,天熱的很,曾經買了一杯解渴,真是用句不雅的話說「淡的出鳥兒來」。這回在東華門小吃街,又看到了酸梅湯,顏色是夠深紅頗吸引人,覺得該再給它一個機會,畢竟這兒是北京,試了一試。唉!只能說不由讓我想念起在台灣吃麻辣鍋,必佐的罐裝酸梅湯還有「古道梅子綠茶」。

陳琪在內地上海待的時間已久,所以知道的事情頗多,她告訴我辣椒醬就要買「老干媽」,說這牌子已經成為一種「專有名詞」,意即川菜館的菜單上,有許多料理就以老干媽為名,或許因為蘇丹紅的事件心理影響作祟,還沒去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ron m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