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歲想看貂蟬 余小弟自己買電影票
2006/12/12

【聯合報/記者葛大維、吳雨潔、胡幼鳳】

談台北 「說不出來的舒服 但要避開看電視豃」

看上海 「失意中年人的夢想之地」

問:談談各自的成長背景。

余:以前家裡在湖南是開金舖,父親有點「公子哥兒」。我在香港出生,全家搬來台灣發展,父親又回了大陸一趟,再回到台灣,在那個年代就要……(舒:要去說明啦!)我父親「說明」之後,要接受五年的「政治教育」。那大概是我四歲到九歲,那五年是我的快樂童年。

每周六和家人搭火車從基隆到台北看爸爸,順便到新聲戲院看電影,還有蛋捲冰淇淋可以吃。

舒:我就是台北小孩,外省家庭。我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上一個很閒的班。當時台北人的基本娛樂很相近。平常看漫畫、周末看電影,有時太晚了,坐三輪車回家。每周三「漫畫周刊」會出來(余糾正是周四),後來還有「新學友」、「東方少年」。

余:我六歲時電影「貂蟬」上映,一張票是兩塊五毛錢。明明知道晚上家人就要帶我去看,但我下午等不及,就跑去戲院排隊,結果有個人教我買票,錢一給,他人就不見,就這樣被騙了。

舒:老了回味過去,通常會變得太美好,或更辛酸,因為會加料,加一些你小時候也不知道的料,加一些社會學的料,多少分攤講一點。

五年代大家過得清苦,我家偶爾要借點錢,但我們小孩子不會覺得。那情況應該是大人每天為錢皺一點眉頭,衛生麻將仍是要打的。

問:你們現在一個長住上海,一個住台北。這兩個城市的特點是什麼?

舒:台灣的人情味,是說不出來的舒服。有些朋友在上海購地置屋,但回到台灣,一下桃園機場就放鬆了。

余:這兩年台北變安靜了。但是不能看電視,一看電視感覺又不對了。(舒:看電視是個壞習慣,要特別避開。)

台北人寂寞卻熱心,我在路邊打電話問餐廳地址,旁邊的路人竟然親自帶我去。

在上海做生意,原本只是做件小事,但上海會逼著你快速膨脹。像台灣人去開麵包店,一下子就開一百家!

舒:上海是失意中年人的夢想之地,人越失意,上海的用處會更大。人如果想找尋新的可能,上海就是他投射的點。

我覺得上海是一點洛杉磯、加一點香港、加很多台北,她像是老台北的前身。來自大陸各地的人,因為工作或什麼原因來到這裡,現在也無法回去原本的地方。

【2006-12-12/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ron m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